<
t5b1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太平令 > 太平令 第618节
    他勒紧缰绳,飒露紫迈步和那怔住的少女擦肩而过。

    李观一微笑道:

    “我可等你的曲子了。”

    李昭文的心脏狠狠跳动了下。

    这般感觉,倒是第一次。

    虽然知道李观一这样说,是揶揄玩笑,是因为要把这战功轻飘飘落下,不以此为傲,可这种心脏忽然加速了些的感觉,还是让李昭文稍有些抿了抿唇。

    破敌十万,斩帅夺旗,归于当日出征之前,一句轻描淡写的约定。

    顿了顿,仍如往日,朗声笑道:“好啊。”

    她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观一乃大笑。

    此战大胜,众多西意城的将军憋了一口恶气,收拢了三万余俘虏,并其余各种伤员,总计五万余,剩下的,都丢盔弃甲,跑得比谁都快。

    胡儿四岁能骑马。

    狂飙起来,这帮子中原将领竟然追不上。

    西域各部逃跑的时候,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

    中原将军们追击他们不过是为了军功。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落在中原人手里,怕不是立刻就变成了中原武德特产,用人脑袋叠起来的塔,名为京观的东西,涉及性命,玩命儿地跑。

    平素发挥出八成的骑术,直接十二三成得发挥出来。

    众将也得了军功,俘虏,犯不着和人玩命,皆夸耀军功回来了,李观一和樊庆,契苾力汇合,那边国公府众将归于李叔德,短暂休整,众将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粮食本就不够,又多出了这数万的俘虏。

    这帮人,只是因为军势大乱,再加上李观一所作所为过于惊骇,一时间被乱军裹挟才被俘虏,其精悍程度,一旦把他们压回去的路上,有个骁勇之人振臂一呼,怕是要哗变。

    众将纷争,有说杀了的,有说带走的。

    李国公听闻众将口中提起李观一的时候,无不是心悦诚服,恭谨无比,心中不免有些烦躁,沉吟许久,看那被捆缚起来的诸多西域人,却是计上心头。

    前去见了李观一。

    李观一正和樊庆,契苾力闲谈,询问安西城中诸事,二将没有隐瞒,尽数告知,才聊了一会儿,没能彻底问清楚,那边李国公就来。

    闲谈几句,李国公把李观一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然后话锋一转,道:

    “贤侄可见了,我们今日大胜,得了不少的俘虏。”

    “当移交给贤侄,贤侄杀其主帅,这些人对贤侄敌意颇深重,又人吃马嚼,极为消耗【银钱】……”

    李国公话语中,把这些俘虏之事说了,道:

    “如今这帮人逃亡时,各自夺取粮食,又多有损毁,焚尽,剩下的粮食分给你我的军队之后,所剩下的养活不得这许多人,贤侄,可以效仿我中原兵家先贤。”

    “铸造京观,一则证明此战大胜。”

    “二来,扬威于天下。”

    “三来,也让这些个西域蛮夷,知晓贤侄天威将军的神勇。”

    李观一微垂眸,杀人铸京观,这样的事情李观一做不出来,而且,这等事情,杀俘和屠城一般,看似是耀武扬威了,实际上害了李观一自己名望。

    李观一若是这样做,怕是自绝于西域,而如今的西域是最后一个还没有庞然大物占据的势力,也是争夺天下,最后资格所在。

    李观一看着李国公,知道了此人心思。

    他要李观一自绝于天下。

    只做个悍勇将军。

    应国的国公,理所当然会有这样的抉择。

    李观一回答道:“叔父如此大方,我就却之不恭了!”

    李国公和李观一又闲谈许久,方才离开。

    李观一揉了揉眉心,让樊庆,契苾力去接手了俘虏营,却又有脚步声传来,见是李昭文,李昭文大步走来,目光看着李观一,道:“李兄,不要杀俘!”

    她抓住李观一手臂,目光注视着李观一,道:“无论敌我,杀降都是极污名声之事,乃自绝于天下,西域部族之民,更重视这些事情!”

    李观一心中宽慰,虽然李国公实在是个豪迈又狡诈的政客,但是李昭文却是兄弟情义,肝胆相照,于是道:“二郎放心,我省得的。”

    李昭文见李观一镇定,也从容下来,微笑道:“我知兄之秉性气魄,只稍有担心,所以来这里说说罢了,以兄之眼力,此事弊端,定是一眼看破!”

    “不过,此城围困已解,兄弟要和我一起回西意城吗?”

    李观一摇了摇头,回答道:“我要回夜门关城。”

    “此城安顿住,我会去西意城,和二郎你汇合。”

    李昭文点了点头,道:“我有心随兄在此,可是我父恐怕不会允许,他和这西意城当中的诸多将士,被西域的联军一路追击,却又不强攻,只把他们骇得心惊胆战。”

    “最后又被围困许久,早已是心神疲惫,我需亲自率军,把他们护送回去。”

    李昭文有些歉意,李观一却安慰她不必如此。

    李昭文离去之后,李观一想了想,掏出来了第二个锦囊,抛了抛这个锦囊,李观一打开锦囊。

    李观一不可能杀死这些人。

    可是真的放掉,也不可能。

    这些可都是西域精悍的精锐。

    直接放掉,恐怕之后还有大战,可若是养着,李国公所说的也是真。虽然从这些西域军队之中搜集了些粮食,但是许多在战场上损毁,干粮成齑粉揉入泥土里,或被焚烧,或被带走。

    两方一分,就不剩下多少。

    养不起这数万的大肚汉。

    再来,一旦这些人哗变,李观一剩下的万人左右,可压制不住,诸多问题,可以说是不少,在李观一的心中盘旋,李观一打开锦囊。

    看到上面的字迹:

    “主公,恭贺大胜。”

    李观一微怔,先是觉得破军未卜先知之妙,旋即也笑:

    “是破军先生的话,猜测到了也不意外。”

    他继续看下去,破军锦囊之中写道:“依我看来,主公应是大胜敌军,后得了些俘虏,主公若在此战之后,表现出色,那西意城之中众人,多有污了主公名望的打算。”

    “烫手的俘虏是个手段,对此,我倒恰有一计。”

    “狼王屠城,铸京观诸事,乃霸西域;西域俘虏必心中颤栗恐惧,有此次必死的心,主公,此番倒是可以借助狼王之名,成就您的霸业,您留下一部分,放走大部分。”

    “扣留还能够征战之人。”

    “又将病弱,和一部分轻伤者放走,允他们带走干粮。”

    “如此,一则彼料定了此番必死,却又有生机,大喜之下,主公可得仁名;二来,这西域路上,大小城池,被这些部族之人所夺,这些人离去,必会回到各部掌控的城池。”

    “如此,则可以宣扬主公大胜之威,可令城中守军士气动摇,一则以惧,一则以宽,惧则惧主公战场神威,宽则是因主公之仁德。”

    “若有此大名!”

    “则主公攻城,守城军心中则料定了,大战不是主公的对手,而投降的话,主公也会宽仁对待他们,甚至于有可能把他们放了,抵抗之心,甚不坚定。”

    “此攻心之计。”

    “如此,民心可用。”

    “所谓西域城池,反手即可拿下。”

    “其三,则是借助这些病弱之人,消耗大小各城资源,药草,也可助益第二策。”

    “天下大势,阴阳轮转,莫可以穷尽奇妙,狼王雄霸于西域,阳极盛也,主公却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得其名望助益,狼王之霸道越盛,主公之名声越高。”

    “兵家大势,流转变化之妙,尽在此端。”

    “上兵伐谋。”

    “是在此也!”

    李观一的思路被调理清楚,乃按着这锦囊,道:“我得先生之助,有过于千军万马!”于是起身而出,先送走了李国公等人,和李昭文道别。

    夏侯锻低声道:“主公,那天格尔会杀人铸京观吗?”

    其实他有些对李国公的手段觉得不舒服。

    兵家不是杀人狂魔,铸造京观一般是用杀死的敌人来铸。

    杀俘杀降屠城,素来是恶名之来源。

    李国公回答道:“他对中原百姓好,但是未必有心胸容这西域之民。”

    “就算是不愿意杀死这些人,最后也没法子控制住,粮食不够之后的危机重重,甚至于会惹出民变来,他得要造作打算,我不打算害他性命,也不愿意和他为敌。”

    “只是希望,陛下不至于雷霆震怒罢了。”

    “舍了争夺占据西域的可能,做个天下豪勇的将军,不也好么?”

    夏侯锻道:“若他连西域之民都可以容下呢?”

    李国公的动作一滞,沉默许久,道:

    “那他就是陛下最大的对手了。”

    “风云际会,无人看得到未来,你我之辈,不也只能在这漩涡之中,步履艰难么?所作所为,皆是这个身份该做的事情。”

    “他若是能有如此的气魄心胸。”

    “那他本身,就是这乱世大争之世,风暴的源头啊。”

    “能作为这样之人的踏脚石,你我之辈,又有什么不满?”

    李国公轻笑一声,洒脱道:

    “不过命数,不过天下,如此乱世,就是这样啊。”

    李观一大步走到俘虏营中,这些人都被卸去了兵甲,兵器,皆知必死,脸色惨白,见李观一大步过来,面色神色恐惧颤栗。

    李观一壮阔手段,早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影,齐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