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5b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第517节
    没想到纪元会亲自过来。

    都说他重视当地农耕,想来也是为了牛羊的事发愁吧。

    徐大人又看了镇南将军一眼,都是这位做得好事。

    这样也好,事情毕竟有个苦主。

    这两地这样近,以后还要当邻居,不能闹得太僵硬。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滇州府知府,忍不住往门外看了看。

    他还没见过这位纪状元呢。

    都说他长相英俊,文章又写得好。

    如今看来治下也是一把好手。

    他这一来,这位镇南将军,必然还要再吃些苦头。

    反而徐大人没有那么乐观。

    镇南将军只是小惩大诫,不能动的太狠。

    纪元这次过来,大概是要失望的。

    而且徐大人不建议纪元闹得太僵硬,这镇南将军,到底是这条路上的拦路虎。

    没了他,这里的军队谁来管?

    没了这位,这边关的将士又有谁压得住?

    如此实际的问题,让他秉公执法的名字上,都会蒙上一层阴影。

    徐大人眼皮垂着,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看着竟然比长途跋涉刚过来的时候还要苍老。

    “见过徐大人,见过知府大人。”

    “见过镇南将军。”

    少年介乎青年人的声音清澈明亮,又带了这个年纪不一般的沉稳,直接打破眼前的局面。

    纪元身量比一般人要高,此刻行礼也只让人觉得他身材挺拔。

    这样的年轻人跟暮气沉沉,满肚肥肠的镇南将军一比,只觉得眼前一亮,心情都好起来了。

    徐大人都觉得心里敞亮不少。

    怪不得他们礼部尚书大人想让纪元做自己的孙女婿,都是有原因的。

    此刻的镇南关知州府里。

    最高位的肯定是京城来的徐大人,然后是滇州府的知府。

    接着便是镇南将军,以及镇南城的知州。

    他们两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最后便是纪元了。

    镇南将军跟纪元一左一右坐下,场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尴尬。

    说到底,此事还是因为镇南将军他们拦下宁安州东西的缘故。

    第一次不成,又来了第二次。

    东西是小,却挑衅皇权,所以皇上派人过来调查。

    但查也不能查得太深,省得边关出乱子。

    这种分寸拿捏,对楚大学士那种人来说,轻轻松松。

    可对徐大人来讲,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折磨。

    徐大人心知要委屈纪元,故而说话也变得少了。

    他顶多能把事情平息了。

    让这镇南将军不再拦宁安州的货物跟牛羊。

    真正的惩罚,估计是不太行的。

    想到这,徐大人闭上眼,心里跟刀绞一般。

    一辈子的原则,就要栽在这上面吗。

    可他也不能因为一个镇南关,让天下驻守边卫的将士寒心。

    那边镇南将军心里也有数,颇有些居高临下看向纪元,还是太年轻,根本不知道他这里的重要性。

    他带兵,带的还是他叔叔留下来的兵将。

    除了他们姓赖的,这里的兵将还服谁?

    这毛头小子,真以为自己有几分聪明,就能为所欲为?

    镇南关多少年的规矩,就因为他,能改?

    知不知道他的立足根本到底是什么啊。

    “想当年,我家叔叔带着兵将打仗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吧。”

    “你爹娘甚至都没出生。”

    镇南将军知道自己胜局已定,小惩大诫,不准他再扣宁安州的货物呗。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损失了。

    故而此刻还是口头上说两句,算是让自己心里舒服。

    镇南将军高谈阔论,丝毫没发现徐大人已经皱起眉头。

    纪元那边依旧如常,只在镇南将军再次提起他叔叔前任镇南将军的功绩时,纪元开口道:“想来当年不少兵将都为宁安州的腊蛮族人流血牺牲吧。”

    这话一说,在场唯一的腊蛮人柴烽,眼神软了下来。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当年的事,可他爷爷却讲过的。

    那时候要不是镇南关的兵将,他爷爷就要被景国人捉走当奴隶。

    也是因为这份恩情,腊蛮人很快自称是天齐国百姓。

    更因为这份恩情,大家至今对镇南关的人说不出什么,当年送了无数粮食,都是为了表达感激。

    那时候的前任镇南将军还说宁安州刚建立,也贫苦,不需要多给他们。

    他们的兵将自己耕田,还有朝廷的饷银,比他们有钱。

    腊蛮人柴烽低下头。

    那镇南将军听得舒爽。

    对了。

    这样才对嘛。

    他叔叔的恩情,你们还没还完呢。

    镇南将军也没想到,纪元会主动提这件事,往椅子上一靠,直接道:“哎,说这些,当年多少将士牺牲,你们不知道?”

    “那景国到现在都有农奴,如果真被弄过去,腊蛮人还能做生意,还能有自己的田地?这不是做梦嘛。”

    “镇南关这边守卫大家的安全,来往的橡胶买卖,怎么就不能跟镇南关一起做?”

    眼看对自己情况有利,这纪元还松了口。

    镇南将军顺杆儿爬,立刻又提起橡胶买卖。

    还别说,他这个是真的馋。

    多少人都在背后盯着橡胶买卖,若能分一杯,他还用得着找别的营生?

    这破地方太穷了,否则他用得着这么卖力吗。

    不过,这是对他们戍守边关的奖励。

    没有这些油水,谁过那样的苦日子?

    眼看镇南将军越说越离谱,镇南知州轻咳:“咱们还是聊这次牛羊过城的事吧。”

    “牛羊到底是要经过镇南关,就是这种战备物资到了景国,那对谁都不好。”

    “我们也不是故意扣下。”

    “既然巡察使都说没事,想来肯定没事,牛羊不日就会放走。”

    意思是,虽然镇南关不占理。

    但巡察使来了,那这事就算了。

    牛羊放行,你也别告状了。

    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小。

    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

    纪元看了这位镇南知州一眼,见他态度谦卑,就知道,这估计也是他好不容易争取的。

    按照镇南将军的脾气,肯定还是要扣点油水。

    谁让朝廷派来的人是这个态度。

    这也就是徐大人了。

    换了态度再软点的,多半真会让宁安州跟镇南关一起挣钱。

    安抚兵将是头等要事。

    但。

    真的安抚了吗。

    这可不好说。

    纪元看着镇南将军侃侃而谈,好像自己对本地做了多大贡献一样,眼神逐渐变得失望。

    有时候,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