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5b1小说网 > > 白骨观 > 第23节
    皇帝转过身来:“平身吧。”

    三人站定之后,太后扫了一眼狐子七,却见狐子七站在一旁,虽然低着头,不能看清面容,但却更似隔着叶影看花,花还更艳了。

    太后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会儿,才慢慢移开:“公子雪倒是会调教人,一个书童也这么不凡。”

    皇帝兴致勃勃地说:“正是呢,这样的书童,谁不喜欢?朕想让他去御前伺候笔墨。”

    太后却打趣道:“皇帝平常也不怎么用笔墨,御案上的墨砚经冬怕是还没化冻呢。就这还巴巴儿地抢雪儿的书童去伺候?”

    皇帝摸摸鼻子,一点儿也不感觉被戳穿,反而索性说开道:“那就不叫他伺候笔墨,伺候别的也成。”

    狐子七心里一顿,他再不通人性现在也该明白,皇帝提出要自己入宫,到底是为了什么了。

    狐子七心下不免犯嘀咕:也怪我长得太美了,连人间帝皇都对我一见倾心,倒是这个明先雪可恶,喜欢装高贵,明明也被我的美色打动了,却还说什么观美人如观白骨。

    死一百年的鸭子的嘴都没他的硬。

    想到此处,狐子七却好奇此刻明先雪是什么表情。

    于是,他偷偷地抬眼望去,目光越过众人的肩头,落在了明先雪的脸上。只见明先雪神色如常,那双深邃的眼眸似乎正在认真地看着前方,仿佛正在专注地聆听皇帝与太后的对话。

    然而,狐子七却又敏锐地察觉到,明先雪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自己,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汇,让他心中一阵悸动。

    太后却笑着对皇帝道:“不是母后不疼你,只是你这样,也太不体恤臣下了。你看,雪儿这么一个人物,身边拢共就两个小厮伺候。我看着也是心疼的。”

    明先雪则在一旁微笑着,没有多说什么。

    皇帝想到什么,把目光挪向明先雪,笑道:“说来也是,你不是一向不要人伺候,身边只有打小服侍的一个小厮吗?怎么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如此美貌的书童?”皇帝顿了顿,一拍脑袋,像是恍然大悟般地嬉笑道:“难道这是你的新宠娈童?若是如此,那朕可不好意思夺人所爱了。”

    明先雪闻言,躬身道:“皇上说笑了,小七只是鄙人新近收的书童,他为人端正,通晓文墨,是难得的人才。”

    皇帝听了明先雪的解释,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既然你这么说,朕便信了。只是,这般出众的美人,实在难得一见,你若是不介意,便让他到我跟前侍奉,如何?”

    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双手背在身后,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目光却是紧紧锁定在明先雪的脸上,似乎想要从他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读出些什么。

    太后则站在一旁,双手交叠于腹前,饶有兴味地看着这场好戏。她也颇为好奇,这位平日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公子雪,在这一刻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而狐子七自然是比太后更加好奇,想知道明先雪会如何应对皇帝的提议,以便揣摩明先雪对自己的态度。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明先雪的身上。

    明先雪神色如常,并没有受到这些目光的影响。

    他微微躬身,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道:“如陛下所言,鄙人多年来确实习惯了身边只有一个小厮。小七之所以会成为我的书童,实是因为鄙人在路上偶遇他卖身葬父,那情景甚是凄凉。鄙人心中不忍,便将他留在身边伺候笔墨。但鄙人也深知,良民不可轻易卖身为奴,这是朝廷的法度。”

    说到这里,明先雪抬头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有些意外,便继续道:“因此,尽管鄙人替他出资葬父,却并未将他买作奴仆。如今,他仍是自由之身,有权选择自己的去留。若他愿意侍奉皇上,鄙人自然不敢有任何阻拦。但若他心中不愿入宫,也恳请皇上能够体恤怜悯,不要为难他。”

    皇帝听得这长篇大论的,还琢磨了一下,才说:“我懂了,你是说,他不是奴仆,是良民,我们得尊重他的意愿,是这个意思不是?”

    明先雪躬身道:“皇上圣明,正是如此。小七虽为书童,但鄙人从未将他当作奴仆看待。他若是愿意留在宫中侍奉皇上,那是他的造化;若是他不愿,鄙人也希望皇上别为难于他。”

    皇帝一挥衣袖,笑道:“这有什么为难的?”

    说罢,皇帝转头对狐子七说:“你,说说吧,你宁愿当一个服侍人的书童,还是做一个享福的贵人?”

    皇帝看起来是如此自信。

    从书童变成贵人,等于是飞上枝头,他相信,没有人能抗拒这样的诱惑。

    然而,太后却不这么认为。

    太后只拿眼去看明先雪,心里微微有些明白:明先雪这话嘴上说是把选择权给小七,实际上,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皇上开口要人,明先雪身为臣下,倒不可能强硬拒绝,这不符合明先雪做人的习惯。明先雪对下人都客客气气的,更别提对待尊上了。

    只是,太后看得出来,这明先雪显然也不舍得把小七送给皇上,因此故意把这个做成了小七的选择题,还做了铺垫,让皇上答应“若他心中不愿入宫,也恳请皇上能够体恤怜悯,不要为难他”,也算是圆了双方的体面。

    太后捏起帕子一角放在嘴边暗笑:这明先雪老是一副随时准备出家的样子,实际上却圆滑世故得很呢。

    只不过,这样就把拒绝皇帝的压力给到这位小书童了。

    太后又转眼去看狐子七,但见狐子七依旧垂着头,虽然姿态是恭敬的,但依然能透出一股不驯的灵动来,叫太后看着觉得颇有意思。

    于是,她微笑着开口问道:“那么,小七,你有何想法呢?”

    太后有所不知,其实刚刚这段沉默的时间里,狐子七的脑袋也是在飞速转动。

    当然,狐子七思考的问题和太后不一样,他根本不在乎人间富贵,也不畏惧帝皇威仪,他根本不用思考如何体面地处理当前的场景。

    他心里更多是在琢磨自己怎么突然陷入现在这个情境里了。

    狐子七抬眸用余光悄悄打量明先雪,但见明先雪还是一脸八风不动,稳如泰山。

    狐子七一个激灵:他莫非早料到会有这个状况了?

    ——是了,是了,他要入宫,为什么非要带上我作为陪侍呢?

    因为这样的话,我就会来到太后的乔松殿。他大约知道,皇帝也会在这个时间来到乔松殿。因此,他让我站在宫门旁边的廊下这样显眼的地方待着。

    在这里,皇帝一眼就会注意到我。

    皇帝昏庸好色,见了我一定是要的……

    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选择题。

    ——然而,明先雪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个选择题呢?

    狐子七眼神一顿,很快明白过来了。

    明先雪让他选,当然不是叫他选择当书童还是当贵人。

    明先雪比谁都明白狐子七是不会在乎荣华富贵的。

    现在,摆在狐子七面前的选择题,就和当初明先雪哄他去吃心头血的时候是一样的。

    之前用来测试狐子七真心的道具是玲珑心头血。

    今日用来测试的他更厉害了,是帝皇龙气。

    这个龙气外泄的昏君对狐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狐子七光是站在这儿,就被香得不要不要的。

    明先雪不相信狐子七是真心倾慕自己,他怀疑狐子七和那些臭狐狸一样,是为了修行采补而来的。

    该怎么说呢?

    明先雪的确不笨。

    狐子七接近他,确实带着提升修为的目的,只不过,他的方式并非单纯采补那么直接粗暴。

    明先雪却不算聪明。

    如他足够聪明,就能够看穿其演绎的每一幕,那么,如此试探便显得多此一举了。

    狐子七暗暗好笑:明先雪这样一次次的试探,正是落了下风的表现。

    明先雪脑子里明白,狐子七根本居心叵测。

    但是明先雪的心里却忍不住很想相信狐子七。

    便弄出现在这副神经病似的癫癫做派来。

    狐子七一边嫌弃明先雪表面聪明实质糊涂,一边又忍不住好笑:到底是才十六岁的小娃娃,倒是可爱有趣得紧。

    只不过,也不能惯着他这毛病。

    这一次次试探,没个终了的,怕不是从十六岁试探到六十岁,我还没正经吃得上一口肉。

    狐子七便抬眸,粲然一笑,说:“皇上要给我当官吗?那我肯定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啊。”

    此言一出,太后都有些意外,忙转眼去看明先雪,因为她实在不愿意错过明先雪此时的脸色。

    第20章 侍寝

    明先雪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当听到狐子七向皇帝邀官时,他的脸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然而,他的内心却并非如表面那般平静。

    杂念如潮水般涌起,明先雪不禁在心中冷冷地想:这不就是我预料到的结果吗?

    他知道狐子七满口谎言,什么倾慕什么专情都是假的,就为了采补修行而来。

    先前他是先天玲珑心,自然尽得狐子七的喜欢。

    现在有了龙皇之气,狐子七便瞧不上自己这颗受过蛊毒的玲珑心了。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本该如此。

    明先雪垂眸立在一旁,轻轻捻弄掌中红珊瑚串珠,强行叫心念暂且平复。

    皇帝听到狐子七的话,不禁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想当官?好!朕要封你为御前侍读,陪朕读书写字,解闷消愁。你愿意吗?”

    “御前侍读,听起来不就还是书童吗?”狐子七摇头晃脑的,“既然说是让我做享富贵的贵人,总得是一个大官儿吧。”

    皇帝闻言,笑了笑:“你这小子倒是贪心得很。不过,朕既然说了要让你做贵人,自然不会食言。”他略一沉吟,接着道,“那朕就封你为‘御前侍读学士’,如何?这样你总该满意了吧。”

    “御前侍读学士?”狐子七好笑道,“哪有这样的官职?皇上可别哄人了!”

    皇帝却一本正经地说:“朕说有就有!这御前侍读学士,就是朕特设的官职,专为你而设。”

    “哦?”狐子七挑了挑眉,好奇地问,“那这官职算是几品呢?”

    皇帝随口说:“三品,三品官!”说着,皇帝笑道,“三品官,在朝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算是贵人了吧?”

    这时候,明先雪却温声开口道:“本朝并无御前侍读学士这一官职,骤然增设一个三品官职,恐怕惹人非议。”

    听到这话,皇帝十分不悦:“朕金口玉言,别说是三品官,就是一品官,朕也批得,谁敢非议?”

    “陛下想要,自然是使得的。”明先雪说道,“若今日就下令,递交吏部提出议案,随后由议政大臣商讨设立,再将奏折呈太后亲自阅览确认,最后由皇上您亲自定夺,颁布诏令,正式增设该官职,大概三两个月也能成立。”

    “三两个月?”皇帝一怔,有些迷茫地看向太后。

    太后笑道:“这也算是快的了。”

    明先雪又道:“鄙人并非要阻挠陛下的兴致,只是依我愚见,陛下即便要抬举小七,封赏他一个朝廷本来就有的官职即可,何必费神增设一个新的官职呢?”

    皇帝一下子就被说服了,便问明先雪:“那依你所言,应该给小七一个什么官职比较合适?”

    太后也饶有兴致地看着明先雪,想听听明先雪会怎么说。

    明先雪微微一笑:“小七才智过人,又擅长诗词歌赋,不如就封他为‘翰林院编修’,让他在翰林院中修撰典籍,既能发挥他的长处,又能为朝廷培养人才。”